家长们发现没有,抽动的孩子服药后,有的效果比较明显,有的就没什么效果。
00:43
因为市面上大多西药以抑制神经为主,中成药以疏肝平肝为中心,但其实抽动症不仅仅局限于肝,脾的问题才是根本。
之前门诊有个患儿,7岁因频繁眨眼、吸鼻、头部抽动等症状前来就诊,西医诊断为抽动症。
患儿还伴有食欲不振、浮躁不安,面黄肌瘦、大便稀溏等症状,舌淡苔白腻、脉细。
这是典型的脾虚肝旺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心脾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时,面黄肌瘦,脉象细涩,舌质淡;肝火肝风过旺时,会出现浮躁不安、眨眼、摇头甩肩等抽动症状。
同时,肝旺则横逆犯脾,导致脾的功能进一步受损,肝风内动,从而出现抽动症状。
所以其本在脾虚,标为风痰扰动。
对于这样的患儿,在治疗上就不能简单的平肝清火,因为肝风只是个“幌子”,如果这时候用了大量疏肝清肝火的药物反而会伤及正气。
帮他开了健脾化痰、祛风止痉的中药调理,半个月症状减轻,胃口好转了,面色也红润了一些,后续经过几次随症调方,坚持调理抽动症状全部消失了,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从这个例子能看出不是所有的抽动症就要治肝,经过辩证以后抓住根本,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好转,看得出来小儿脾胃的健康对抽动症的治愈也很重要。
上次随访孩子妈妈特别开心,说之前吃的很多药,都是只能控制症状,停药就会复发,没想到这次停药这么长时间,孩子一点事都没有了。
现在都说,抽动症必须要吃抑制药,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抑制药是什么?就是通过抑制神经,让孩子表面看起来没症状了,其实是是假好了,虽然看着见效很快,但假的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好了,一停药,孩子可能比以前更严重,就只能长期吃这个药了。
中药治疗抽动,是先辩证找到病因,再去纠正问题,调节抽动症状,还能调整孩子体质,让孩子是真的好了,而不是药物抑制下的暂时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