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印度电影,从未停止对教育的剖析与表达 [复制链接]

1#

前些天上映了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值得一看。

影片讲述了一个从小患有图雷特氏综合征(多动症抽动症,患者会经常打嗝)的女老师奈娜和十四个成长于贫民窟的叛逆学生的故事。

轻松幽默的氛围,感人泪下的情节,以及对印度现实社会里的“阶级歧视”与“教育体制”的剖析与表达,都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因为从小患有这个“打嗝,抽搐,发出狗叫”的疾病,奈娜在小时候上学时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戏弄,老师也把她赶出教室。

直到在一次学校演出的时候,她因为发出噪音被可汗老师请到台上,老师询问其原因,并问能帮她做些什么。她回答:

我的妈,看到这,眼泪哗哗的流啊。

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

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

如果他更优秀,

那他会教你如何运用它。

长大后,奈娜拿着理学硕士,教育学学士的简历,想找一份教师的工作,却因为“打嗝”的病没有学校愿意用她,直到自己当年的母校,因为实在找不到老师,才给了她一个机会。然而,她的学生是学校里最顽劣、叛逆的F班(学校按成绩分为ABCDEF几个班级)的学生。

抽烟、酗酒、养老鼠、赌博、打架、不学习,把之前的7个老师都给赶跑。

做了一系列的恶作剧要把奈娜逼走,把老师坐的板凳弄坏,让她坐的时候摔倒。

把老师的照片,电话,印在“找小姐”广告传单上,在街上张贴。

把球装在桶里,让球在教室爆炸,把玻璃炸碎。

终于,学校要开除他们,奈娜为保护他们,称是她在做化学实验,并和校长约定为期四个月的时间,让他们证明自己。

学生们开始变好:

学校礼堂,校长为A班学生颁发级长徽章,F班的学生对之嗤之以鼻,F班的学生没有参与级长徽章评选的资格,奈娜为他们争取到。

家长会,F班没有一个家长来开会,奈娜逐一家访,在家访中为我们展现了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F班的孩子们,在日常下课之余,就各自过着在破败的菜市场里卖菜、贫民窟聚众赌博小喽啰、货车司机的子女、修汽车厂/修自行车店打工的日子。甚至于,有个同学见到老师,还会因为自卑而装作不识。他们的父母,甚至迫于生计,没有一人能来参加家长会。

有一个家长就对老师动情地说道:“整个世界都在贫民窟外面,而我们仅仅希望孩子能做到自己从未做到过的事情。”

随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有了明显的分割,民众间形成了严密的阶层之分。随之,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甚大,阶层区域固定不流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是极难的事。很多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就处于“再拼命,也无法逾越贫富的鸿沟”的状况,日复一日,代复一代,形成循环。

奈娜敏锐地觉察到每个学生的“裂痕”,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她鼓励孩子们直视自己的出身和天赋、缺点,写下自己的恐惧并做成纸飞机来放飞。

她让大家去实验室、图书馆,尝试使用学校的资源,打开视野。她擅用启发式教学,将操场改造成了“另一种教室”,自由发散的思维让学生们爱上学习。

何为教育?印度电影从未停止对教育的剖析与表达。

07年阿米尔·汗导演并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将问题聚焦到一个患有“读写障碍”的小男孩身上,由于有阅读障碍,9岁男孩伊桑无法读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数学课上最基本的加法对他来讲也像天方夜谭。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甚至父母都不能理解他,以至于把小小年纪的他送到了以纪律严明闻名的寄宿学校。自此,伊桑更受煎熬和打击。原先,他还可以用假装顽皮和叛逆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但在新的学校,他的这一套也被抑制,因而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再加上远离父母和兄长后感到的情感疏离,他几乎濒于崩溃的边缘,连最爱的绘画都被他放弃,直到他遇见了新的美术代课老师尼克。

尼克老师说所罗门岛的居民想砍倒大树,于是天天围着大树进行辱骂,最终大树自己倒下了,不是被砍倒而是被骂死。教育孩子应该从心理上去唤醒他们迷茫的心灵,而不是指望打骂能够解决问题。尼克老师发现伊夏的症状和曾经幼年的自己一样患有识字困难的毛病,所以他不远千里利用节假日时间拜访伊夏的父母,找出伊夏的心结。尼克在伊夏身上发现了其绘画的天赋,向校长申请利用每周的2-3小时的时间为伊夏补习认字和数学等功课,教学方法得当,尼克老师走进了伊夏的寂寞孤独的心灵。身为老师,仅仅授业解惑只能算是教育的本质,而真正抚慰孩子心灵健康成长才是教学的精髓。尼克老师在寄宿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绘画比赛,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同时还邀请了老师、画家以及印度教导师的LalithaLajmi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助阵此次比赛,最终伊夏脱颖而出,获得了冠军。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伊夏再度绽放天真可爱的笑容,因为尼克老师点亮了他信心的明灯。在尼克的眼里,孩子没有好与坏之分,他认为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他们散发着各自不同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

11年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直白的讽刺了传统教育的失败。

《三傻大闹宝莱坞》抨击印度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只为单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就像里面的兰彻一样,当他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时,竟然没有人去怀疑这个问题就直接去找答案,大家不会为了即将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只为了寻找单纯性的答案而去白白浪费精力,从来不会去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地没有主见,惧怕权威,毫无主观潜力可言。

从出生开始,甚至在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承载了太多父母和社会的期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有胎教,所以我们三岁要上幼儿园,四岁要去英语班,五岁得去绘画班,六岁得去钢琴班……,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喜欢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只能学别人认为有用的东西,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过着别人想象的生活。但在夜深人静时,我们的心却在低泣:这是我自己的生命,这一次的生命我本当为自己而活啊。生活的悲喜如水中的鱼儿,冷暖只有自己明白,光鲜外表下内心的苦痛又有谁能知解呢?
  “明白我为什么总拿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兰彻是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如此简单又如此困难。因为热爱,兰彻会废寝忘食地做科研,会开创性的想问题,会有意识的运用知识于实践。知识于他不是敲开金钱权位的手段,他从不为了成绩和工作而学习,知识本身于他就是目的和乐趣。这在一个世俗的世界已越发稀有和珍贵,所以兰彻成功了,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则仍在欲望的深渊里苦苦攀爬、深深沦陷。
  当学非所爱、爱非所学时,法汉一向在平庸和苦痛中挣扎。我们无法在我们不爱的东西上有热情的投入,强行去学只能是三流的平庸;把宝贵的一生耗费在我们不爱的事业上,这是我们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三傻大闹宝莱坞》

18年上映的《起跑线》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开始,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图非常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这段对话,剖析了印度社会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中的“命运”,其实就是印度口中的“阶级”,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中印两国秉持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相信教育可以塑造个人品质。然而,这种根据父母阶层来决定孩子能否入学的做法,则妥妥的就是出生论,变相的认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决定孩子也将是什么样的人,完全否定了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塑造。

透过《起跑线》我们看到:当下的教育怪象表现为上层社会入学不费吹灰之力,底层人民听天由命、任凭抽签规则摆布,中产阶级绞尽脑汁,像拉吉夫妇一样几乎脱了层皮,变得里外不是人。为了择校,中产阶级付出高昂的金钱成本,以交换一个对阶级再生产得以相对平稳运行的乐观预期。

反观那句经典的宣传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警觉地意识到,这是一碗资本灌给焦虑家长的有毒迷魂汤。所有执着于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往往容易忽视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但成长的不可逆转性又让“最适合”成了一个没法被检验的悖论。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简单粗暴地相信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

《起跑线》

《起跑线》诞生在全球化的时代,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学区房、摇号、走后门、教育商业化等现象并非特殊国情而是普遍现象,这让影片得以成为我们所处社会的媒介镜像。《起跑线》想要问的正是这样一个有力却无奈的问题:是谁在推动教育的商品化、把孩子们驯养成了升学的机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