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挥汗如雨、汗流浃背……有些人稍微动一动就是一身汗。温度太高、精神紧张时手心、脚心会出汗;吃了刺激食物后脸上也会冒汗;当然,运动后也会导致大汗淋漓……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可对于爱出汗又很注意形象的人来说,这又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中医专家说,人体的“汗”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的出汗可以起到调节体温、自然排毒的效果;身体不同部位的“异常”出汗,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针对不同状态的出汗,又应该如何治疗,能否用中成药来进行调理?接下来就和大家说一说。
出汗,是阳气蒸发阴液所致
从中医角度来看,出汗是阳气蒸发阴液所致,在正常出汗下,可以引领暑热之邪外出,可以防止热邪伤身。但是出汗过多,却不是一个好现象,多半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中医认为,汗液属于体内的津液,它的生成和排泄可以涉及到体内多个脏腑,饮食水谷入胃、肝主疏泄、心主行血,这些器官的功能都和体内津液运转有关,当器官功能失调时,会导致津液运行代谢失常,易引起出汗异常。
当出汗过多时,会导致精气耗损,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一系列阴阳失调症状出现,肺气功能失调会引起精神倦怠、抵抗力下降;血虚则会引起脸色苍白、失眠多梦症状;脾虚会导致腹胀糖稀等...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可以从身体异常出汗的表面来判断身体哪里出现异常,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汗能治病
出汗是身体正常的生理表现,出现异常出汗时,首先需要排除出汗是否是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病都会导致异常出汗,疾病引起的一般还会伴随着其他其他症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病控制之后,出汗自然也可以得到缓解。
此外,还可以从三个方向来对出汗进行划分:
1、出汗的时间
如果是白天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就出汗的话,多半是气虚引起,这类人还会伴随身体虚弱、说话声音轻以及食欲差的症状,想要改善的话可以从饮食、生活多方面上共同进行,多食用一些可以补气血的食物,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此外,如果是夜间睡眠状态下出汗,伴随手脚发热、面部潮红等症状,则是阴虚所致,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滋阴上品,热性食物尽量少吃。
2、出汗的部位
头汗过多伴随上腹胀满、口渴、食欲差等症状,可以减少进食量缓解;如若是伴随身体发热、舌苔厚等症状,则是脾胃湿热的表现,要注意清淡饮食。
手足心出汗伴随口干舌燥属于阴虚有热;手足心多汗伴随大便不通,属于热证;
心窝、胸口出汗一般会出现在脑力工作者身上,还会伴随着食欲不振、睡眠差的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
3、出汗的气味
在正常情况下,汗液不会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出现明显的腥臭味,则警惕是肝热引起的;
此外,如果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下,出现大量出汗、四肢无力、口渴等症状,很可能是中暑的前兆。
除了可以从上述的几种方式辨别异常出汗以外,出汗多的人群还可以从下述的几种去对应自身症状,找到合适的调理方法。
6种异常出汗,教你如何调理
1、自汗:自汗是指在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莫名出汗,多数是因为肺气虚弱、津液外泄所致,除了出汗以外还会伴随着疲乏、无力畏寒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玉屏风颗粒内含有的中药可以补脾胃、益气固表、防风祛风,可以有效改善自汗。
2、盗汗:盗汗是指的白天都好好的不出汗,但是一入睡就会异常出汗,睡醒后汗液停止。这类出汗是由于阴虚导致内热所致,还会伴随失眠、口干舌燥的症状。针对盗汗推荐地黄丸系列的药物进行治疗,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肾阴的效果。
3、手汗:在日常不会出现其他部位异常出汗,唯独手部出汗不止。针对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脾胃气虚,导致津液运化失常所致,要知道脾主四肢,所以首先出现反应的就是手部。手汗也属于自汗的范畴内,可以通过服用玉屏风颗粒来进行缓解。
4、脚汗:脚汗是湿热下注所致,身体内的湿气随着经络往下流走,脚部长时间处于不透气环境下还容易引起脚癣。二妙丸由苍术和黄柏组成,可以有效燥湿、清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发现脚汗消失了。
5、冷汗:在出汗前身体不会发热,会伴随面色苍白、大便稀溏以及舌淡等寒症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由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喝上一点四逆汤来解决问题,四逆汤内的干姜、制附子以及炙甘草可以起到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
6、半身出汗:半身出汗也就是偏汗,一般只会出现在身体的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是下半身,出现偏汗是由于风痰、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所致,想要改善这个情况可以服用桂枝汤来缓解,桂枝汤可以有效调和营卫,将体内阴阳失衡的症状进行调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服用中药之前一定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盲目服用中药反而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参考资料:
[1]《中医怎样辨汗识病》.中华养生保健.朱乐夫
[2]《手汗、脚汗、自汗、盗汗...全解决,汗多的人一定要了解》.温暖中医..8.7
[3]《中医说法“辨汗”能识病》.健康向导.朱志超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