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呵护一老一小脆弱的心灵浙大精中杭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丽娜通讯员李彬

健康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精神心理健康或许应排在首位。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身体健全,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而且精神心理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还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因为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自控力较差,而老年人要面对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空巢家庭甚至配偶去世后的孤独生活等,这些都使得他们更易患上精神心理疾病。因此,守护好家中“一老一小”的精神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

“对于这个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社会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作为全省最大的医院一直在努力破题。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光要解决治疗的问题,更有必要关口前移,在早期识别及预防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法。”该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涛介绍道。

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问题各不相同

“前段时间,有医院开出学习困难门诊的新闻冲上热搜,其实,很多孩子学习障碍的背后隐藏的是精神心理问题,因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往往集中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李涛教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儿童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等,都是儿童精神心理最常见的问题。且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可能遭遇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浙大精中(杭七院)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还匹配了不同领域的专业团队,开启了不同研究项目。

比如,对于小学生,家长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