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济南六一儿童医院代杰主任孩子淘气爱骂人 [复制链接]

1#

“医生,我儿子今年9岁,这一年反复出现挤眉弄眼、缩鼻、张嘴晃头做怪相,有时候还发出怪声,每次看到孩子做这些动作我都会严厉制止,认为是孩子淘气而故意为之。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有时也无意做这些怪动作,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仍然改不了。我医院看看,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呢?”从家长描述的症状来看,这名男孩患有抽动症。

抽动症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医院代杰主任指出,抽动症又名儿童抽动障碍,多见2-10岁之间的儿童。其主要表现为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因为抽动障碍可能给患儿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可能会因为别人异常的眼光、嘲笑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医院专科诊治,进行药物、支持性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极为重要。

孩子如果出现以下信号,要警惕小儿抽动症:

发声抽动:重复单音、单词、短语、短句,吸鼻声,吼叫,尖叫,咂舌,咳嗽声,清嗓子,吐唾沫,模仿言语,秽语。

表情抽动:眨眼,皱眉,扬眉,张口伸舌,噘嘴,歪嘴,挤眉弄眼,扮鬼脸,眼球转动,皱鼻。

肢体抽动:点头,摇头,耸肩,搓手指,握拳,甩手,拍手,举臂,抖腿,垫脚,跺脚,步态异常。

举止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怪异,具有攻击性。

小孩抽动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一是遗传因素目前认为,儿童抽动症是可以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生子共同患儿童抽动症的较多,儿童抽动症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儿童抽动症及其他心理行为疾病较正常人多见。科研工作人员认为,儿童抽动症遗传的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

二是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造成或者诱发儿童抽动症,例如,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某些应激事件或突如其来的精神刺激、儿童脑部意外受伤、惊吓、高烧、精神受到伤害等,都有可能诱发儿童抽动症。

三是神经生化因素儿童抽动症与中枢神经递质失调有关。有学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可能是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的靶细胞受体,由于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是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所致。

孩子得了这种病应该怎么办?

抽动障碍的治疗应以及时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为原则。

1.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的适应证及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治疗的目标症状是抽动本身还是伴随症状。

2.饮食调整与环境治疗

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

食物添加剂等可促使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活动过度和学习困难。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加重抽动症状。为此,对这些儿童的食物应避免应用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

3.支持、教育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环节,儿童和父母不要焦虑紧张。对儿童的抽动表现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使症状逐步减弱、消退。不要反复不断的提醒和责备孩子,否则会更加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抽动更加频繁。努力分散儿童注意力,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诱因,然后加以解决,例如家庭矛盾的调整等等。父母对孩子过度要求所造成的心理冲突和紧张情绪必须予以克服。若有学校因素,应与老师协同解决。对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帮助小儿找到正确的对待方法。

壹点号六一儿童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