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抽动症属于富贵病,体内痰火太盛,病根 [复制链接]

1#

抽动症——属于“富贵病”,孩子体内痰火太盛,病根不出除只会害了孩子!

抽动症,简单说就是吃出来的疾病,属于“富贵病”。

属于本虚标实证,其本为肝、脾、肾三脏亏虚,其标为风痰,主要病机为风阳妄动、痰浊内蕴。

之前看过一个小男孩,10岁,抽动症2年。

主要症状:眨眼挤眼、嘴角抽动,耸肩、嗓子吭吭,鼓肚子。

刻诊:情绪波动大,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咳嗽。家平时喜爱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夜晚多梦易醒。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辩证:肝风内动、痰火内扰

治以:清热平肝、化痰熄风

开方,采用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温胆汤化痰安神。加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贝母、杏仁化痰止咳。

结果如何呢?

一个月后,患儿抽动症状明显减轻,情绪趋于稳定。继续治疗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三个月后,抽动症状基本消失,紧张时偶有出现,注意力提高。

继续巩固,采用间断用药、足浴等方式,加强脾胃运化,半年后完全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分析:

本例患儿喜爱油炸食品,易致内热,简单说就是上火造成的。

首先上火是在胃里边,胃火怎么来的?嘴馋,青菜少,杂粮少,肉吃太多,上火了。上火以后胃里容纳不了,窜到了肝经,肝热形成,所以发脾气,急躁,等热再上一个台阶儿,就是中医说的热极生风,叫作“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引发抽动症状。

“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水湿,饮食不节,脾虚不能运化,湿聚成痰,痰浊上扰心神,影响神经系统,加重抽动症状。

痰和热在一起就形成了痰火,由于孩子不停地吃肉,吃一些高热量食物,痰火就会在体内越烧越旺,因痰浊聚散无时,故抽动时轻时重、时作时止,病情迁延不愈。

“百病多为痰作祟”,痰为有形之阴邪,其性粘滞,凝聚于体内,随着气机升降出入:

上犯清窍则眨眼弄眉、鼻子抽搐、撅嘴;

上犯咽喉则清嗓子、喉间异常、口出秽语;

流窜经络则肢体刻板抽动;

痰阻心窍,心神被蒙则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怪异。

因此,调理就要做到4点:

1.化痰,把已经形成的病理产物消掉消

2.清肝疏肝,让肝气调达不郁,让肝火消退,肝的疏泄正常,则身体能化浊排痰,能助脾胃运化

3.降逆,让浊气下降,这样清阳才能上升,浊气不逆则风痰不能聚于上焦

4.运脾,让脾能恢复健运,则湿邪不生便无痰可聚。

如此病根一除,抽动也就不会反复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