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妈妈的心声我不想鸡娃了,取消校外 [复制链接]

1#

“老师,我真的不想去鸡娃了,真的希望取消校外培训机构,与其让我有个学霸的儿子,我更希望有个健康快乐的儿子。早知道这样,我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在学习上减负。”

这是一个妈妈的故事。

朋友家境不错,生娃之前是女强人,生娃后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做起了全职妈妈。有个儿子刚刚幼升小。

在育儿上面,朋友一直是妈妈圈中的佼佼者。

孩子出生后八个月,为了让孩子学习英文跟汉语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给孩子请了一对一的英文外教。

孩子未满三岁,便会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去跟人交流。这也羡煞了一众妈妈。

特别是在孩子幼升小之前,她就不断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特训班、培训班,成绩、排名、分数,几乎在出生那一刻,就围绕在她和儿子之间。

朋友认为,儿子就该永远是第一,没有第二。

也不负众望,朋友的儿子真的很争气,门门都是第一,一直都是妈妈圈中“别人家的孩子”。朋友也是很自豪。

要去“鸡娃,就要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朋友把这做得淋漓尽致。

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帮助孩子做了很多课程安排,一张满满的课程表,就连每天洗澡的时间,都被安排在表上。

个人感觉,那张密密麻麻表上的字眼,给大人都是一种窒息的感觉,更何况是一个稚嫩的孩童。

孩子的童年本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现实却并非如此。

一句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多少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施压。

以爱之名,让孩子承受着一份让人踹息紧张的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份爱的背后需要承受多少,我们无从探知。

朋友也是如此,倘若不是自己儿子出现了身心健康上的问题。朋友是不会发现,自己所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爱,还是爱的负担。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永远不会知道是来源于自己。

在孩子幼升小的前期,朋友也曾发现孩子的不对劲,因为孩子第一次考了第二。

严厉斥责后,儿子非但没有说重回第一的“宝座”,还继续成绩往下掉。

以前培训班老师都是夸儿子好,最近却反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老不集中了,还时常动来动去。影响别的同学上课。

朋友起初觉得,小孩子,难免也会调皮一点,搞怪一点。可能就是不太想学习。因为之前孩子也因为不想学,而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于是,朋友更是加大了严厉程度,直到孩子有一次直接在课堂上砸东西,面部表情也很狰狞,不断抽动。朋友才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

医院检查,果不其然。小儿抽动症,而且到了蛮严重的状态。

医生都很惊讶,为什么妈妈这么晚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