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雍智医案bull小儿多动症m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21469.html

原方比例客观验证经方?原方比例挖掘经方应用

贴近临证真实状况·医案记录原话表述

1

L某·男·5岁

初诊-08-29(六)09:45(气温:31/22)病历号:

姓名:L某/性别:男/年龄:5岁/

主诉:过动。

问诊:挑食。最近一个月食欲一般。便2-4日一次。汗出多,一动就汗出,2个月前白天手足心汗多。以前不睡午觉,近几个月每周有3-4日睡午觉,午觉入睡稍折腾。

望诊:过动,看诊过程基本无静下来的时候。面:唇稍暗;舌体薄暗淡。

切诊:脉左沉弱弦濡,切脉10几秒后转沉弦濡弱,问诊后左脉沉弱弦濡;右弦濡略滑沉。。

闻诊:无。

R

桂枝6g赤芍6g生姜6g大枣4g擘生甘草4g生龙骨6g同煎生牡蛎6g同煎干姜3g制附片3g

X5剂,草药。

2诊-09-05(六)09:15(气温:30/19)病历号:

姓名:L某/性别:男/年龄:5岁/

主诉:过动复诊。

问诊:药后食欲好多了,以前有时一天一顿,现在三顿都吃,大便没以前那么干了。现在每天都能睡午觉了,就是4-5点才睡。晚上十点躺,必须听故事听到凌晨12点-2点才睡着。

望诊:过动稍缓解,把脉时已可好好坐着。舌略嫩暗淡略紫/苔薄白。

切诊:脉左沉弱略弦,右沉弦濡略滑弱。

闻诊:无。

R

桂枝6g赤芍6g生姜6g大枣4g擘生甘草4g生龙骨6g同煎生牡蛎6g同煎干姜6g制附片6g茯苓6g桃仁6g丹皮6g

X5剂,草药。

2

L某·男·10岁

初诊-11-20(五)16:01(气温:08/-02)病历号:

姓名:L某/性别:男/年龄:10岁/

主诉:今年1月份开始发现多动情况。

现病史:今年1月至4月多动情况比较重。2月到9月份两处服汤药治疗,治疗后病情比较稳定。刻下:眼珠转,关节动。发出有点类似清嗓子打嗝的声音。

问诊:自小不睡午觉,在幼儿园也不想睡。大便很有规律,偶闹肚子。无腹痛。

望诊:稍过动。面:略白无华;舌体胖/质暗淡略紫/苔薄白。

切诊:脉左沉弱略微弦濡,右弦濡略滑沉。切脉过程稍有过动及压上臂,脉象记录尚可。

闻诊:无。

R

干姜6g制附片6g同煎90分钟

X5剂,草药。

2诊-11-27(五)16:30(气温:/)病历号:

姓名:L某/性别:男/年龄:10岁/

主诉:多动症复诊。

现病史:药后比原来动的少,比原来稳定。这周二发烧37.5度,服成药2次好了,这次感冒感觉没什么症状,跟以前不一样。母亲诉:较既往治疗有效。转眼珠少了,减少3成。咬嘴唇次数减少。午觉还是不睡。有点类似清嗓子嗳气的声音似乎也少了点。

问诊:饭量增加。

望诊:面:面色略白无华。舌胖暗淡略红紫/苔薄白,有剥脱。

切诊:脉右沉弱弦濡略滑,左沉微。切脉有时过动,脉象记录可。

闻诊:无。

R

干姜8g制附片8g同煎90分钟

X5剂,草药。

3诊-12-25(五)16:02(气温:07/-09)病历号:

姓名:L某/性别:男/年龄:10岁/

主诉:多动症复诊。

现病史:12月04、12月09、12月18日抄方续服。近3日大便次数多,昨天三次,今天一次,前天2-3次。说话有口吃情况,非故意。

问诊:无恶心,上周早餐没吃好吐了一会。每日摄入水量约ml,饮料能喝很多瓶。睡过一次午觉,其他还是睡不着。

望诊:说话口吃。舌胖略嫩暗淡/苔薄白。

切诊:脉右沉弱弦濡略滑,左沉微弱。

闻诊:无。

R

干姜10g制附片10g同煎90分钟

X5剂,草药。

患者第3诊后未有按方续服。

小结

辨治思路

原方比例客观验证经方·原方比例挖掘经方应用

笔者治疗过小儿多动症仅3-4例,通过“标准化四诊”的线索挖掘,都有脉沉弱微、午觉难入睡的表现,皆属阳气虚浮之证,个别患儿舌头暗略紫,可能和病情重、久有关,给予干姜附子汤,基本上5付显效,且患儿父母皆反馈较既往治疗显效且治疗期亦缩短。笔者认为多动症和干姜附子汤所记录的昼日烦躁不得眠的阳气虚浮的病性是相同的。再者,通过几例显效案例进行脉象对比皆发现左脉较右脉弱。一开始治疗汗多的患儿会给予桂枝汤类进行合方,但之后刻意运用干姜附子汤单方验证过2例,也能取得奇效。

原方用量占比(干姜附子汤)

原方用量:“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1)原方用量5分之1占比:

干姜3g制附片3g。

(2)原方用量2.5分之1占比:

干姜6g制附片6g。。

(3)原方用量1.分之1占比:

干姜8g制附片8g。

(4)原方用量1.5分之1占比:

干姜10g制附片10g。

辨治思路与方法详见《徐雍智伤寒杂病论理论》·徐雍智十二纲积木辨证法、《徐雍智伤寒杂病论辨证四诊标准》、《徐雍智傷寒雜病論原方比例剂量换算索引表》。

临证变化多端?切勿自行用药

徐雍智经方订阅号

门诊信息|经方研习|养生科普

徐雍智《傷寒雜病論》經方研習室

徐雍智中醫全科門診

徐雍智生活診療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