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抽动症?
儿童抽动障碍,就是大家常常说起的抽动症,临床上十分常见。是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的快速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该病以肌肉抽掣及喉中发出怪声或口出秽语为主要临床表现。
抽动障碍分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三种类型。这个疾病的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抽动症累及部位多,次数频繁,预后差,易复发,部分患儿持续到成年,大部分患儿到少年后期症状好转,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多发性抽动症的首要危害是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不同程度地干扰与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社会适应能力。孩子内心恐惧、害怕、无助,怕社交活动,怕被老师、别的孩子发现。其次对家长的心理打击很大,家长常常认为我的孩子是不是神经病、精神病啊,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工作、婚姻、家庭。
二、中医怎么认识这个疾病?
中医认为抽动症可归属于中医学“慢惊风”“瘛瘲”“肝风”等范畴。
《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瘛瘲渐生,其瘈瘲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由于肝强脾弱,血虚不能温养肌肉,血虚不荣筋则筋挛,故扭颈、耸肩。腹部抽动,手足徐徐颤动。
《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连扎也”。肝开窍于目,肝胆属风木二经,内寄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频眨眼睛。
中医药治疗抽动症治法丰富、副作用小、疗效持久,并同时能调节患儿全身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全面改善患儿身体状况的独特优势而颇具发展潜质。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用口服汤药、穴位贴敷、针灸、耳穴压豆等治疗,其优势在于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或者联合疗法,均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做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其疗效肯定。
三、家长误区:
1.家长过度焦虑,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