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认证自闭症儿童有救肠道细菌便是救星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美国的孤独症患者在20年间增加了20~60倍,我国自闭症患儿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有研究指出,自闭症的发病与免疫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衡相关。通过调整饮食改善肠道菌群,对提高免疫力、改善自闭症都有作用。

肠道菌群失衡,是免疫失调和自闭症的重要原因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神经系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疾病,它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事实上自闭症患儿通常还并存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缺失、运动协调障碍等行为,有些还存在过敏、哮喘、便秘和湿疹等看起来与神经疾病不太相关的情况。

自闭症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肠道健康。先看一项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他们培育出来的缺乏微生物组的实验室老鼠,将患有自闭症儿童肠道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中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是将没有自闭症的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这些无菌小鼠中。

不出所料,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自闭菌群组小鼠表现出类似于人类自闭症的症状:小鼠声音低于对照组,倾向于更多重复行为,与其它老鼠互动时间少。进一步研究表明,实验组小鼠有两种代谢物水平较低:一是5AV,一是牛磺酸。这两种代谢物通过对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受体影响,影响脑细胞之间的通讯,这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关于针对行为、自闭、肠胃疾病之间的关系显示,这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在名自闭症患者儿童和青少年的一项调查发现,65%患者有过便秘,近一半患者有过胃痛,30%有过腹泻,23%有过恶心反胃。

免疫力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调理肠胃很重要

实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自闭症发生的可能重要机制:患儿在1-3岁免疫建立的关键时期出现免疫紊乱,这种紊乱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终导致自闭症发生,而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肠道应该是影响人体免疫的最为主要的部位。

由于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无论是菌种还是菌群数量,都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影响到孩子对不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换句话说,自闭症儿童肠道不耐受食物远远多于普通儿童。

举个例子,自闭症儿童肠道往往不能耐受牛奶、鸡蛋、糖类和小麦之中的蛋白质,通俗说就是这些儿童不能将这些食物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为身体利用。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些蛋白质往往被分解为含有阿片(吗啡)样受体的肽段,这些肽段可能使得孩子像吃了鸦片一样兴奋异常,难以安静。从这个意义上说,禁食饮食不耐受食物和饮食干预是自闭症患者治疗的基石一点不为过!

肠道食物不耐受→肠道*素增加→肠道通透性增加→大脑*素增加→自闭症这样的思维逻辑以为许多学者认可。

饮食调节肠道菌群,注意这4种食物

自闭症的发现贵在早期,尤其是3岁以前!此时,孩子往往并不表现典型的自闭症的症状,仅仅表现为便秘、湿疹,有轻度的不合群,食物的选择比较单一,有时说话比较迟等,只要此时提高对自闭症的认识,加强对孩子肠道的管理,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把自闭症消灭在萌芽之中。

由于自闭症孩子比普通孩子有更多的肠道食物不耐受问题,而这些食物带给肠道的损害经常不是很快可以察觉,症状也不叫隐匿,因此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做一个慢性食物肠道过敏检测,这样的检测可以让人们知道孩子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这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食物对肠道的损害。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答案不言而喻,自闭症治疗基础-饮食,可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力的作用。

其一,避免牛奶和小麦制品摄入。牛奶制品也好,小麦制品也好都会形成可以作用于吗啡样受体的肽类物质-酪啡肽、谷啡肽,这些物质都会加大自闭风险;

其二,各种高淀粉类食物、食糖尽量避免。自闭症患儿肠道之中缺乏消化双糖的酶如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在这样情况下淀粉、蔗糖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这也增加肠漏风险;

其三,有机的蔬菜和水果是不错的选择。此类食物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这对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蔬菜和水果的选择还是需要因人而异,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进食反应,例如有些生水果,孩子开始时可能肠道是不耐受的,如果发现进食这类食物出现,面部抽动等症状时就要注意减量或者暂时停止摄取;

其四,对于脂肪和蛋白质补充,鱼类和动物内脏是很好的选择,此类食物蛋白质由于偏于原始,不太会造成肠道不耐受的情况。

近年来兴起的菌粪移植治疗自闭症,就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的方法,可见肠道菌群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应该说,肠道菌群是一个新型的治疗项目,还有许多未知,介绍一个全球第一个在儿童肠道菌群进行菌粪移植的临床试验,这涵盖了大约18名自闭症患者,治疗时间18周,结果还是不错的:治疗结束时消化系统比基线改善80%,2年后比基线提高58%,肠道菌群多样性16/18得到明显改善。

再看看自闭症改善情况,治疗后2年,自闭症45%的症状变得轻微。不过,由于实验规模较小,之后还需更多病例的临床试验。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