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石医院看诊的一名13岁的男孩,近半年来总是打嗝,医院看了消化科,拿了调理肠胃的药,但是丝毫没有作用。现在还出现了打嗝并伴随奇怪发声的现象,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更加明显。
“跟朋友吐槽的时候,朋友建议带孩子来港大看看神经内科。因为一直好不了,就想着来看一看。”
港大蔡西萍主任仔细查看了病历,询问了病史,表示:“初步怀疑,孩子可能是抽动症。”家长却难以接受:“孩子又不抽,怎么就是抽动症了?”
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伴有抽动的神经系统疾病后,这个13岁的男孩被确诊为抽动症。
蔡主任表示:大部分抽动症,以这些“小动作”首发:
抽动症作为近年来备受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的‘小动作’,却没有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就要小心抽动症了。尤其是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
当然,抽动症的症状不仅限于此。还有些复杂性抽动症孩子会出现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说脏话,表情紧张、触碰他人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抽动症影响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未来。
心理上:孩子可能由于抽动行为出现害羞、自卑,远离同龄人,进而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学习上:在抽动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上课的注意力严重下降,学习成绩下滑。
身体上:一半以上的抽动症孩子可能出现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问题等行为障碍,这将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为什么孩子会有抽动症?
抽动障碍的致病因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家长可以尽量避免相关情况的发生:
1、不适当的家庭管理方式,父母比较严格,给予孩子的压力较高;
2、合并感染,如感冒、过敏、拉肚子等;
3、沉溺手机或电脑游戏,引起过激的情绪波动;
4、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单亲家庭,或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5、心理和情绪过于追求完美;
6、不良的饮食习惯,喜欢喝兴奋性饮料,如茶,咖啡,喜欢吃巧克力等。
蔡主任表示,抽动症治疗是个全方位,又漫长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医生的事儿,更需要学校、家庭、孩子等全方位的
1、不要过于
2、给孩子平和稳定的环境和家庭支持;
3、尽量让孩子忙碌起来,不过度
4、做好睡眠管理,保证充足睡眠;
5、做好孩子的学校管理,尽量不要让周围同学嘲笑和歧视他,以免出现心理问题;
66木家门口,76那边=经费里卖弄,把孩子学会适度放松,最好每天进行户外活动。
蔡西萍主任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