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为什么说抽动症是气出来的?门诊上常见的一类抽动患儿,就是肝郁脾虚证。那它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总生气会使情志不畅,进而导致肝气郁结,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体内痰湿内生。而痰湿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小儿抽动症。
我之前看了一个9岁的小男孩,5岁左右开始出现眨眼、皱鼻等症状,频率较少,家长以为是坏习惯,臭毛病,就没有没有重视。
7岁时有次闯祸了,被父亲打了一顿,孩子哭闹生气后出现了进一步的症状,张嘴、抻脖子,喉中异声、右臂抖动,伸手臂等多种症状,医院检查,确诊为抽动障碍。
之后孩子家长就带着寻找治疗方法,总是症状稍有缓解,但又反反复复,间歇性发作。
后来上了二年级,学校管得严,作业做不完,孩子压力大,症状变得更加频繁,尤其在感冒和情绪紧张时加重。后来经过介绍,来到我这治疗。
问诊中发现,孩子除了抽动症状外,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小动作多、爱哭、不爱吃饭,胆小、盗汗等症状。舌红、苔厚腻。所以辨证为肝郁脾虚。
调理思路:疏肝解郁、健脾化痰
用温胆汤打底,再加减配伍。
一个月后,孩子眨眼、张嘴等次数明显减少了,也比以前爱吃饭了,但清嗓还是比较频繁,所以这次来主要是调方。
在经历三个月后,抽动表现都几乎没有了,只是在紧张或者害怕时,还会有张嘴和或清嗓表现,但家长也已经特别开心了。
之后集中调理体质,让孩子不那么爱生病,防止复发。目前情况稳定。
在中医理论中,这种也可以被归为“脾虚痰聚、肝气失调”的范畴。
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湿内生;
肝气失调则可能导致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火极生风,肝风内动,风痰进而影响清窍(即头部)的功能,出现抽动症状。
所以调理重点很明确:
1、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恢复肝的舒泄功能,使肝气条达;
2、健脾化痰,恢复和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使气血运行畅通,津液代谢正常,减少痰湿生成,从而消除痰湿对心神的干扰。
同时,脾健也有助于肝气条达,减少肝风内动,达到平肝熄风的效果。
#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