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越来越不好管了,以前无论布置学生做什么,他们都会一声不吭地去完成,做得不好,批评几句,他们也不会反驳;现在不同了,他们非常有想法,可能跟你争辩应不应该做,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说得不对,很容易遭到学生的质疑。
在传统文化里,教师在学生面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道尊严很少受到挑战。如今随着“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等观念深入人心,一向被视为教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地位”有了显著提升。
从整体上看,这更多的表明当下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
过去学生对教师绝对尊重,师生关系非常严肃,甚至有一种距离感,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更平等、更轻松。不过,这种关系更难掌控。理想的状态是既能实现师生平等、轻松相处,又能建立起教师的威信,履行好管理学生、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握不好的话,学生就会不听话,教师的尊严就会被冒犯,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那未来教师要提升哪些能力来掌控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1.理解力
“青椒与红椒”
午间的操场正是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
这时,小F同学跑过来,吐着舌头大叫:“老师,辣椒真辣!”
“辣椒?哪里来的辣椒!”
“小Z同学从小花园摘的。”
“哦?小花园摘的,他人呢?”
“这儿呢!”有人将小Z推到了我面前。
小Z虽然微低着头,但脸上显然是一副小坏笑的样子。他手上拿着红红的辣椒格外惹眼,在阳光下泛着光,煞是好看,我拿过辣椒:“哎呀,这个辣椒真好看,你是不是很喜欢它呀?”
“是!”
“那你有没有想过,因为你喜欢它,摘下来据为己有,让它从此断送了生命,别人也不会看到它了?”
小Z不“坏笑”了。
“小花园的植物是给大家看的,有了它们,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
小Z的头埋得更低了。
“你看怎么办呢?”
小Z不语。
“不如这样吧,既然摘了,也还不回去了,你这么喜欢辣椒,就回家去查一下关于辣椒的知识,比如属于什么科,生长习性、种类、营养价值等内容,然后做成PPT,回来利用金话筒时间给同学们讲一讲,好不好?”
小Z同学抬起头,眼睛一亮,立刻答道:“好!”
我补充道:“还有一个任务,不要浪费了这个辣椒,这可是纯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今晚你可以把它做成菜吃掉!”
孩子们热烈鼓掌,一阵欢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当错误无可挽回的时候,我们要寻找因错误而可能产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摘下来的青椒和红椒已不能恢复,一顿批评和说教也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如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改正才是最重要的。于是通过给孩子提供一个查找相关资料、搜集处理信息的机会,一个制作PPT的理由,一个讲解辣椒知识的平台,让犯错的孩子因“失手”而获得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机会,这便是理解。
2.包容力
“冲突之下的包容”
上课了,我像往常一样轻快地走进了教室。当目光扫视过全班后,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阿力同学不见了人影,而桌子底下却散了一地的书本文具,教室里好像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学生平常就喜欢扰乱课堂纪律,并且自由散漫,很令人头疼。
我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但没有询问学生,只是叫旁边的学生帮着把地上的书本收拾整齐放在他桌上,平静地像往常一样上课。看到老师没有问什么,学生们也迅速全神贯注上起课来。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忽然,“砰”的一声,大家吓了一跳,教室门被撞开了,他气冲地黑着脸大步走了进来,两步走到自己座位上,又伸出手“呼”地一下把桌子上的书本全推到了地上,“哗啦哗啦”之声一阵响。
安静的教室顿时乱了,学生们发出一阵“啊”的惊呼,坐在后排的学生甚至站了起来。我还从没遇过如此狂妄胆大的学生,这太让人生气了。如果让这样的学生得意下去,那以后的语文课还怎么上,岂不会乱成锅粥?其他调皮学生岂不会群起效仿之?学生们也纷纷议论。
听到学生叽叽喳喳的议论,我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冷静下来,心想:平日里他已经对老师怀有对抗情绪了,现在正在气头上,要是生硬地管教必然会激起他更大的反抗,还是等他平静之后吧。
于是,我用镇定的语气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学生们逐渐安静下来专心听课,他也坐在位子上不作声,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下课后,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俩,我走过去一边帮他捡东西,一边温和地说:“你今天上课这样子表现很不好,有什么意见和不满可以和老师说,可不能摔东西了。”
他也一边捡一边小声说:“老师,我刚才错了,对不起!班主任刚才批评了我,我心里有点不服气。您对我这么和气、宽容,我心里很内疚,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我们之间的冲突就这样化解了。
师生间的矛盾由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有时一时半会不能消除,那就要想办法将其降低到最小化。冲突发生之后,教师首先要冷静,学会换位思考,并给予需要的学生更多关爱和包容,像上文中的学生就是一直被忽略或者被严重批评,才会在一气之下产生如此激烈不尊重的行为,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包容力,当场对学生做出批评,可能后果会更严重。
3.挖掘力
“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天才,往往有些异于常人。
在我的班上,每个人都有小岗位,孩子之间就会相互尊重,当然,孩子也必须学会承担责任。
班上有个漂亮的小女孩,但跟别人不一样,有抽动症,总是爱点头,妈妈很着急。怎么办?我就引导妈妈忽略小姑娘的异常举动,让她自己淡化,并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