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最紧张焦急的莫过于家长,抽动症的治疗不像是其他疾病,这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那么除了要积极地治疗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孩子病症呢?
对于学龄前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事物的认知是不足的,家长需要更加耐心,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学龄期的心理引导,更多的是需要家长掌握育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孩子的性格以及脾气。
上学阶段的孩子得了抽动症: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误区,孩子长大了,也要学会独立了。但这仅仅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因为很多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当无法处理就会本能的逃避问题。并且孩子会意识到是不对的,但该怎么做呢?
孩子并不知道,由于各种因素又不敢咨询家长。所有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养成各种性格缺陷。同时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尤其是抽动症的孩子,本身因为症状非常影响注意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学习困难,写作业拖拖拉拉等不良习惯。
那么,上学阶段孩子的抽动症应该做什么呢?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注意力受影响这个问题,第一时间该做的就是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再就是对抽动症的整体处理:体质强化、药物干预、心理引导、行为训练(更多重点在学习培养方面)。
让孩子体验到被理解,甚至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形式更多的是朋友式的。只有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下的自我表达才是真实的内心,这样情绪的来源问题,就能很好地掌握了,调整好了情绪来源,抽动症也就往好的方面发展了,并且您在整个过程当中也能体会到,实际上抽动症真的就是在提醒家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