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抽动症知多少 [复制链接]

1#
一、什么是抽动症?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并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岁之间。抽动可包括以下几种:①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肩等;②复杂运动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③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④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呈波浪式进展,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的抽动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抽动症状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也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二、抽动症的病因是什么?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为一种影响突触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人认为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与中枢神经元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所致。近年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如何判定?TS的诊断系采用病史描述性方法,依据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诊断:1、18岁以前起病;2、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生性抽动3、抽动几乎天天发生,一天多次,病程在1年以上,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3个月以上;4、除外癫痫肌阵挛发作、Wilson病、舞蹈病和病*性脑炎等四、需要的检查1、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2、电生理检查在少数病例可有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3、神经影像检查在某些患者的头颅MRI可显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较正常对照组小,且双侧基底节不对称。五、对孩子和家庭的主要危害有哪些?1、记忆与注意力缺陷,引发孩子的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的抽动和发声,容易使患儿的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2、个性的发展的问题。患儿易被别人异样的眼光看待,家长也会觉得焦虑,因此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引起他的自卑、焦虑,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严重的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的一个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六、如何治疗抽动症?未见有突破性进展,治疗原则仍以心理调适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1、心理行为治疗:帮助正确认识本病,告诫患儿家长采用正确的管教方式,不要过分注意与提醒患儿的抽动症状,父母保持平静心态,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可减少发作次数,也不要带患儿过多求医,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生活与减轻学习压力以及学校老师及同学取得沟通等。2、药物治疗: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或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无效者应及早转诊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如:硫必利、氟哌啶醇、可乐定等,中成药如菖麻息风片,中药脏腑分期论治,或给予平肝潜阳方、静心止动方以及针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要结合患儿不同体质,准确辨证施治。

七、预后

抽动障碍大多数可缓解,预后良好,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儿童可正常学习生活。

研究显示80%的10岁前起病的抽动障碍儿童青春期后症状可逐渐减轻,18岁时0%的症状消失;延续至成年的抽动障碍虽然不能完全缓解,但18岁后症状强度和频度有所减轻。部分合并其他行为障碍或精神障碍的儿童治疗困难。最后希望每位宝宝不仅身体上能茁壮成长,精神心理上也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刘靖靖审阅:*磊袭学芹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