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挤眉弄眼摇头耸肩发怪声警惕小儿抽动症 [复制链接]

1#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像是失控了一样总是不停的挤眉弄眼、摇头耸肩、扭脖子。一开始大人们误认为是孩子淘气、故意出怪相,有些家长甚至会责怪打骂孩子。然而!孩子做怪相并非故意。孩子怪相百出很有可能是小儿抽动症惹的祸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顾名思义就是“小儿”会“抽”,常见于3-12岁的男孩。挤眉弄眼得抽,眼睛眨巴眨巴得抽,脖子一歪一歪得抽,肩膀一耸一耸得抽,手脚不自觉甩啊甩得抽,甚至声带也抽,发出怪声音,严重的还会“脑抽”,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行为冲动攻击他人,破口骂脏话。若有这种情况则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

小儿抽动症|表现

●皱眉、挤眼、撅嘴、提肩、摇头、仰颈、做*脸、上肢抖动、腹肌的抽动;

●发怪声:咳嗽声、喉鸣声、犬吠声、咯咯声等

●频繁眨眼、清嗓子是很多患儿的首发症状。

小儿抽动症病情常具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上述症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部分小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患儿及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个病本身不会影响患儿智力,当伴随某些心理精神疾病时才会对患儿的学习以及社会交往造成障碍。

中医治疗的优势

中医治疗抽动症针对性强、标本兼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且治疗方法多样。

辨证·分型

中医临床将本病辩证分为肝亢风动、痰火扰动、脾虚肝亢、阴性火旺等证型。

肝亢风动——摇头、耸肩、眨眼等不自主动作,频繁有力、烦躁易怒,多动难静,大便干,舌红。

治法:健脑开窍,平肝潜阳、息风止动。

痰热扰动——多见于形体肥胖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烦躁不安、怪叫、秽语、苔*腻。

治法:清热化痰、息风止动。

脾虚肝亢——病程比较久的,抽动无力,容易有腹部抽动,时轻时重,面*无光泽,食欲差,易疲倦。

治法:健脑开窍,扶土抑木、调和肝脾

阴虚火旺——多见于形体消瘦,性情急躁,摇头耸肩,挤眉弄眼,睡眠不宁,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舌苔光剥,脉细数。

治法:健脑开窍,滋阴潜阳,补益脑髓。

中医按整体观及辩证论原则对抽动症进行病因、病理及症候分型,参照阴阳五行、营卫气血、舌脉象等制定治疗原则,有目的地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经络疗法等,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患儿体质,祛除病因。治疗过程当中根据病情变化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症状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医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医生诊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