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m.39.net/pf/a_4640702.html对于抽动症,
还是有不少家长不够了解,
对孩子平时的眨眼睛、耸肩、摇头等不在意,
总认为是孩子的坏习惯,
等长大就会自己好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虽说抽动症并不会致命,
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
甚至可以延续到成人。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病吗?
抽动症可以治疗吗?
可以治愈吗?
针对抽动症,医院陶哲副主任医师曾经做过主题讲座,她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科普。
什么是抽动症呢?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父母,或者患者,抽动症主要以什么原因发生的呢?
陶哲医生: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期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
其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一般认为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感是抽动症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刚才提到了抽动症有些表现,如频繁眨眼等。还有哪些表现呢?
陶哲医生:
抽动症起病以5~1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抽动障碍一般有突发的起病年龄,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在我的门诊还见过2岁的小朋友患抽动症的,所以抽动症可以在2~21岁起病。
男、女比例不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儿童抽动症较典型的症状
抽动是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抽动的表现复杂多样: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病初抽动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抽动形式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不断有新的抽动形式出现。
抽动频度和强度在病程中呈现明显的波动性,新的抽动症状可以取代旧的抽动症状,或叠加在旧的抽动症状之上。在门诊中也会看到,有些病程较长的孩子知道自己刚刚抽动了,有时在出现抽动或发声后,就迅速做另外动作企图掩饰,使得临床表现更加复杂。
40%~55%的患儿在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都有身体局部的不适感,这称为感觉性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
感觉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很可能与对局部不适感的缓解相关。
当家长看到孩子会经常出现一种动作,比如:不停的眨眼、咧嘴等,刚开始家长不清楚孩子得了抽动症,就会不停地阻止,还有些家长感觉是因为孩子淘气所以出现的症状。如果家长经常阻止孩子不要做这样的动作,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好呢?
陶哲医生:
当孩子抽动时,家长不要一味地阻止
家长可以在日常中给予注意,通过日常的生活管理,孩子抽动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也有可能会加重,较常见的加重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伴发感染、被人提醒等。
建议家长当孩子出现抽动的时候,不要多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