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村日渐疏远的大学
《光明》5月11日刊登了读者张贵付的来信,说自己近日回了趟了老家,乡亲跟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考上个五六个大中专学生。现在国家不包分配,这两年才出了三个大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啦!”作者分析原因:一是城乡学校差距大,原来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农村学生倒也不输城市学生,可现在注重素质教育,科技、电脑、证券、旅游等知识多有涉及,硬件缺乏致使差距明显。二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择业首选大中城市,最后才选择农村中小学任教。三是读大学成本太高,“读大学读穷一个家”已经成为乡亲们的共识,“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已经过时。如今高校年年扩招,大学变成了平民化教育,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择业上靠自己找一个好工作毕竟是少数。有了上述三个原因,大学与广大农村学生渐离渐远就成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留心谁都可以总结出来。
缩小城乡差别好像喊了几十年,时至今日非但没能缩小,愈来愈扩大却成了趋势,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马路、气派的市民广场……这一切都是城市的专利,原来值得炫耀的新鲜空气、优美的环境、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等桃花源般的景致,现在也已经成为许多漂泊游子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因为现在的农村很多东西都被颠覆了。就以环境为例,城市的环境虽然问题多多,可至少还有人在管,而农村基本出于自生自灭状态。老家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是崇山峻岭涌出的清泉汇聚而成,小时候在家那河水是随便可以捧起来就喝的。最近听老家人说,现在不要说喝了,连下河游泳都以不能了,水沾到身上就奇痒无比,河里鱼虾已经绝迹。从官方每年公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农村远低于城市的,相应地投入教育的经费农村会少得多,学校硬件不足显而易见。
至于教师青睐大中城市而冷落农村学校,似乎不能受到指责,人往高处走,谁又有权力去指责呢?读大学读穷一个家的事情是现实,这大概是教育产业化的功劳了。现在大学不断扩招,城市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学生都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了,农村青年却因为考不取或考取了没钱上大学,这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了很多年*治经济学,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一直不是很到位,但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不得不心服口服了,经济的力量真是巨大的,它无形无相,但却可以左右人们的命运。在渐行渐远的大学跟前,一代代农村青年可能就此没了出头之日了,埋没掉了。贤者在草野,长期以来农村青年成为各条战线栋梁根本就用不着举例,实在太多了。所以仅从人力资源而言,这种浪费也是可惜的。不管怎么说,上大学曾是广大农村青年一条通道或曰出路。在一个有三分之二农村人口的国度里,农村青年的出路从来都显得非常重要。进城打工只是出路之一,这个出路虽然暂时能够缓解了农村青年收入差距问题,但长期长远来看甚或还有“启蒙”作用,见多了世面他们心里的愤懑抑或会逐渐增多,不平的情绪也会渐渐形成。很久以前的热血青年项羽见到了秦始皇出巡的车驾遂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现在或者不会这么激烈了,但有什么心理活动还真不好说。希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初始动机,也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如果没了希望填补其空缺的必定是绝望。生活在底层的人也不乏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如果这“好日子”在通过自己努力后可能达到的话,人们就会朝着想象中的目标前进。所以有人认为过去科举考试出了为朝廷选拔人才,还有一个客观功效是维护统治的稳固。通过十年寒窗的苦读,布衣就有了做“人上人”的希望,一般就不会动别的心思了。这种说法有不有现实意义姑且不说,但保证广大农村青年能始终具有希望,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生动、“和谐”许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