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抽动症,是惯出来的毛病,家长必须狠狠
TUhjnbcbe - 2025/2/27 17:32:00
#儿童节健康过#

看过数不清的抽动患儿,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脾虚肝亢,内风扰动型。

00:56

我常对家长说,这孩子就是“惯”出来的毛病,这不是把责任推到家长头的意思,恰恰是因为父母太爱孩子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养孩子更科学更精细,娃娃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满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小孩子脾胃承受不住,消化不了,反而容易积食内热,加重脾胃负担。

且小儿肝常有余,再加上家庭娇惯,若所欲不得、抑郁不舒,就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引动肝风。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之前看过一个8岁的男孩,抽动症2年半了。不自主频繁挤眼睛、耸鼻、噘嘴,喉中“吭吭”声。

其他症状: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容易积食、腹胀,睡觉翻来翻去,大便干结,舌质淡,苔黄腻。

这个孩子典型的脾虚肝旺。

详细询问生活饮食情况,果然,小学之前奶奶带孩子比较多,孩子想吃什么想要什么统统满足,5岁半开始出现挤眼睛,妈妈带孩子开始治疗,加上快上小学了,妈妈就接到身边自己带,很小的事没满足他,就大哭大闹,生气。

抽动症反反复复,症状越来越多,就这样两年多过去了。

调理方法就是:扶土抑木,熄风定痉。

同时家长调整孩子饮食,清淡营养为主,忌食生冷油腻。

结果如何呢?

二诊:挤眼睛、耸鼻频率减少,腹胀好转,大便变软。喉中吭吭声改善不明显,原方加减调整后继续用。

三诊:抽动的症状均有好转,睡眠改善,舌苔变薄变淡,积食的情况也大有好转。

之后每隔3周按时复诊,随症调方,一段时间后抽动症完全消失了。改为两天服一剂,固本补血,防止复发。

前段时间助理随访,家人说孩子一直挺好,没有复发。

这个孩子说白了就是被惯出来的,后天喂养不当,脾胃受损,积食日久;加上脾气大,爱生气,肝郁不疏。

气机郁滞,木郁乘脾,导致脾运失健,就形成了脾虚肝亢的体质。

所以中医的思路也很简单:

一方面健脾消积,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能力,津液运行正常,使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肝气条达。

另一方面要疏肝解郁,平肝熄风,肝之舒泄恢复正常,身体气机通畅,泄肝火,平肝风。

如此一来,抽动自消。

1
查看完整版本: 抽动症,是惯出来的毛病,家长必须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