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我家孩子老是眨眼睛、吸鼻子,是不是眼睛发炎、感冒引起的啊?在其他地方看了几次了都没有改善,依然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最近经常都有妈妈来诊室看类似这种毛病。其实,这种不是发炎引起,可能是得了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韦汉才告诉大家:儿童抽动症,学名叫儿童抽动障碍。年法国的Tourette医生首先描述和报道7个抽动症的病例,后来就以其名字来命名,叫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头部、肢体和躯干等多部位肌肉的突发性、不自主、刻板的、重复的、快速的、非节律性的动作,同时可伴或不伴爆发性咽喉部、鼻咽部或胸腔的发声,或不自主出现污秽的言辞等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的疾病。
典型的Tourette综合征表现有多发性抽动、不自主发声或言语,以及行为障碍;可伴有强迫观念、人格障碍,也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本病以肢体抽掣及喉中发出怪声或口出秽语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在2-12岁之间,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属于中医惊风、抽搐的范畴。
儿童抽动症自查表
不自主眨眼、皱额、耸鼻、咧嘴
扭脖、耸肩、甩手、顿足、胸腹肌抽动
清嗓、干咳、尖叫、秽语
小儿抽动症如何干预和调护
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日常行为:一旦出现一些持续的、不自主的动作,如眨眼、清嗓子、耸肩、缩颈等,即使没有太明显的抽动症状,医院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患儿家长应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担心的焦虑。
父母应合理安排患儿的学习、活动及日常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避免引发患儿的精神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在患儿前面与外人谈论患儿的病情。
季节更替时,气候变化明显,应注意患儿的衣食住行,适时增减衣被,谨防感冒,因为感冒容易引发患儿抽动症发生或症状复发,加重。
抽动障碍,可防可治,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建议尽早诊治。
专家介绍
韦汉才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从事儿科工作30多年,参加国内儿科专业进修、培训、学习二十余次,跟师“国家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常克教授1年,撰写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多动抽动症,在小儿急、危、重、疑难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
汇东门诊:每周一、四、五
马冲口门诊:每周日
儿科
科室是自贡市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儿科专科门诊,擅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内科各大系统疾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包括: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免疫、结缔组织病等。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研究生2名。
经近60年的发展,科室以现代科学诊断技术作为基础,结合老一辈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逐渐发展成为目前中医特色突出的门诊专科,突出中医、中药特色,治疗各种细菌、病*感染引起的上感、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炎等,并运用中医外治法,开展了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疳积、纳差、肺炎喘嗽等;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咳嗽、咽炎、过敏性鼻炎、腹痛、腹泻、厌食等;多年来,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用以治疗、预防小儿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久咳、过敏性鼻炎、咽炎等疾病的反复发作;以及火龙罐、雾化吸入、中药洗浴等多种特色治疗。
科室秉承“增进儿童健康,改善儿童体质”的宗旨,致力弘扬中医文化,发挥中医特色,在充分运用中医中药前提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最佳的治疗方法、最安全的药物、最经济的费用为广大儿童服务。
马冲口院本部:-
汇东分院:-
编辑:*永刚
审核:蒲永茂
供稿:儿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