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抽动症”的提法对不对。医院给的诊断都不同,有什么多动症、儿童抽动秽语症等等很多蛮吓人的名词。这些咱都不管,只分享病例和疗效。
——以前我从事过眼科专业,对那种眼皮不由自主眨动的小孩,是完全没办法的,总是安慰说长大了就好了。潜心中医就换了思路。前年就碰到一个帅帅的小男孩,七八岁,站在我面前就右眼皮不停眨,有时直到猛力抽动几下才能歇一下,过一阵子又开始眨。据家长说已经有一二年了,医院眼科和神经科都去过,没效。第一眼就感觉是“痉病”,再结合舌脉,予桂枝加葛根汤原方,七付。一周后竟然症状全消!
——其后儿童或成人的抽动症看了数例,皆是以“痉病”治之。近期,又治一个小帅哥,脸部肌肉明显抽动,脾气不好,经常发怒。医院诊断为“多动症”,还上了抗焦虑药和平肝潜阳中成药,没任何效果。初诊,我给了柴胡桂枝汤,二周无任何效果。二诊,抛开所有干扰,仍是葛根汤原方,一周后家长说各症状明显好转,二周后基本上看不到脸上抽动了,但脾气仍不好。
——中医就应该有中医的思维。守住根本才不会错。听到啥稀奇古怪的诊断名称,尤其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之类的,就容易被误导,认为抽动就一定和情绪有关,然后就迷失了方向。
拨开迷雾,
直击问题中心所在,
正是中医迷人之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