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峤介绍,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导致的某些肌群的过度运动或抽动。
频繁眨眼也是抽动症无独有偶,近期,只有7岁大的小华(化名),总是频繁眨眼。起初,妈妈认为是孩子眼睛结膜发炎,通过前往眼科诊治后,结膜少许充血的情况治愈了,但孩子仍然不停地眨眼。妈妈猜想,应该是小华的坏习惯,为能帮助他改掉“坏毛病”,于是常提醒孩子不能眨眼,但是越说眨眼反而越频繁。后来,妈妈听朋友说可能是抽动症,于是前医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就诊,经过检查及评估,诊断为抽动症。因为其为轻度抽动障碍,暂不需用药,经过心理行为治疗后就好转了。市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秋如在儿科日常诊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小孩因为眨眼、努嘴、扮*脸、清嗓或者耸肩等症状来就诊。有些家长会认为是不良习惯而经常责怪孩子,或者认为是“结膜炎”“咽炎”,多次就诊于眼科及普通儿科,但多数都找不到根本原因,因为这是“抽动障碍”引起的。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类型:
1.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常表现为挤眉、频繁眨眼、弄鼻、张口、努嘴、耸肩、摇头、伸脖等,或者拍手、挥舞上臂、弯腰、下蹲、跺脚、扭动躯干等动作。
2.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常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发出哼哼声、似有意义的词语(包括秽语及模仿语言)。
抽动障碍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抽动症状常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
抽动障碍需与肌张力障碍、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鉴别。关于治疗大部分抽动症抽动症状轻微,未影响到社交、学习及生活,无需特殊治疗,不建议马上用药,多数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奏效。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有一定的疗程,适宜的剂量,不宜过早换药或停药。从最低起始剂量来时,逐渐缓慢加量至治疗剂量。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称为强化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计量的1/2~2/3。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用药总疗程为1-2年。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应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惠州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些“不良行为”,
不要急着制止,
记得及时就诊查看原因,
莫要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编辑丨李馨审核丨罗倩娴终审丨杨涛来源医院、青年时报*东江传媒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