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吗?今天的《谢医生微课》,湖南中医附一儿科副主任谢静为大家解析什么是多动症。
点击收听
经常有家长问谢医生:“我的孩子总是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完全坐不住,他是不是有多动症呀?”,有的家长更是直接给孩子下诊断:“我的孩子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带着他我每天都觉得精疲力竭,他肯定有多动症。”孩子喜欢动,就一定是多动症吗?
中医认为,儿童的生理特点是“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这两个生理特点决定了孩子好动的天性,而且多动并不是多动症孩子唯一的特点,因此,家长们切不可妄自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成年以后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因此,家长们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正确认识多动症,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什么是多动症?(1)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也称为儿童多动症、多动障碍或多动综合征。
(2)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6%~9%,男女比例为(4~9):1。该病呈慢性过程,60%~80%可持续到青少年,影响到成年期。
(3)该病主要影响学习、行为调控、社会适应和自尊,可能导致犯罪,给儿童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什么原因造成多动症?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轻微脑损伤、神经生化因素、神经解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食品添加剂等相关。
孩子出现哪些异常行为时应警惕是患了多动症?注意障碍如在听课、做作业或做其他事情时,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多发愣走神;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而分心,并东张西望或接话茬;做事往往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情未做完,又去做另外一件事;难以始终地遵守指令完成要求的任务;做事时常常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常常丢三落四,遗失自己的物品或忘记事情;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活动过度指与同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相比,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相适应的应有水平。上课时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甚至书包带,上课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喜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
好冲动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常常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常常因鲁莽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者哭闹,甚至出现防抗或攻击行为。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
情绪行为障碍部分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出现焦虑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这就会导致孩子出现社交障碍。
怎样简单初筛孩子是否有多动症?首先,要由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正确、客观、完整的病史;其次,一般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精神检查是有必要的;最后,就是要进行心理评定,包括智力测试、注意力测试、填写Conners父母用量表等。
中医对多动症的认知中医将之归属于“脏躁”、“躁动”、“健忘”、“失聪”证中,《素问?宣明五气》言:“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脾藏意,肾藏志。”小儿脏腑焦内,形气未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稍有感触则发生阴阳失调,出现阴失内守,阳躁于外的种种情志、动作失常的病变。临床辨证施治,常以调和阴阳为基本原则,配合针灸推拿治疗。
多动症应该怎样治疗?(1)药物治疗
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实药物治疗是最佳选择,常用药物有哌甲酯、托莫西汀,应在医师综合评估后合理使用,切勿私自用药、停药。
(2)非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可改善多动、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使患儿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
●家庭治疗
①父母应重视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
②正确看待患儿的症状,关心、体谅患儿,对其行为和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和训练,不歧视、不责骂、不体罚,恰当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③掌握行为矫正的方法如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处和交流。
●学校教育
应给老师提供咨询和帮助,使老师了解该障碍,运用适合于患儿分方法对患儿进行教育,采取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改善患儿症状,针对患儿的学习困难给予特殊的辅导和帮助。
治疗中强调家长、老师、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家长和老师。各方面需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多动症的预后该病呈慢性过程,主要影响学习、行为调控、社会适应和自尊。60%~80%可持续到青少年,影响到成年期。多动症的并发症就常以违拗对抗、怪动作、说谎吹牛等来平衡自己的心态。成人以后,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些技能,对学习工作不能够认真,人际关系不好,任性冲动很难适应社会,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谢静: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儿科副主任,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膳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儿童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委员。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在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系疾病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儿童保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小儿脾胃病、抽动症、多动症、遗尿、汗证、过敏性疾病、小儿惊厥等。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