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徐建华谈护理第79期抽动症治疗误区
TUhjnbcbe - 2021/2/24 1:16:00

主持人:现在很多抽动症患儿家长医院,孩子的病情时好时坏,得不到有效治疗。专家建议家长不可盲目治疗,89%的患儿在早期治疗非常有效。那么抽动症能治好吗?下面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建华为我们做详细介绍。


  徐建华:抽动症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家长在给孩子治疗的时候,应避免以下误区: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如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2、家长对抽动症不了解: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


  主持人:家长的误解和不配合确实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误诊误治。


  徐建华:是的,家长可以选择咨询多个医生,但不能总是想当然的觉得孩子并没有生病。3、家长方式简单粗暴:抽动症儿童调查发现,其中63%的患儿家长对孩子采用了打骂、体罚等管教方式,误认为是孩子的抽动是不听话,或坏习惯导致的。4、病急乱投医:抽动症容易与眼病、精神病、癫痫等疾病相混淆,医院不能正确判断,抽动症误诊误治累见不鲜。


  主持人:抽动症不治疗会有哪些后果呢?


  徐建华:抽动症对小儿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2、抽动症抑制个性发展。四到十五岁正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阶段,如果患儿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对身心发展产生巨大伤害,从而影响孩子一生。


  徐建华:3、抽动症会产生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抽动症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主持人:好的,谢谢徐建华主任。抽动症的危害如此之大,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时候,应及医院检查治疗,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建华谈护理第79期抽动症治疗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