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多动症儿童家庭行为训练指导原则下
TUhjnbcbe - 2021/3/18 0:14:00

Barkley教授以自身超过35年的教学和临床经验总结了3大核心原则和14条基本原则,豆苗妈妈认为,作为对多动症孩子日常行为管理的重要标准,这些原则在对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管理中可以为父母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豆苗妈妈把这些原则列举出来,同时,也依据我这10几年的多动症的临床经验和多动症孩子和父母相处的体验,提出一些理解,希望能对ADHD孩子或难管教的孩子的父母能有所帮助。

总共分为三篇,即家庭管理篇、执行功能篇和心理篇。

PS: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这里均以“多动症”俗称。

总共有十四条基本原则,之前我们分享了家庭管理和执行功能篇,这里将心理相关内容(第十条至第十四条)加以阐述。

第十条:行动起来,而不是嚷嚷!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豆苗妈妈常常听到的就是家长抱怨说:我们家这个孩子,我说什么都不听,嗓子喉破了都没有用!确实,嚷嚷、吼叫,对于多动症孩子尤其没有用!

所以建议父母们停止无休止的说教、吼叫,首先,家长要提醒自己:多动症孩子确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是生病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而并不是他在故意和你作对;另外,多动症的孩子听从指令不敏感,喋喋不休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

对于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家长们应该迅速、频繁做出行动,给予实际的影响和真实的反馈。可参考之前的有关怎样反馈的原则。

第十一条

针对潜在问题环境提前做好计划

对于多动症这样难管教的孩子,当孩子发生一些屡教不改的行为、破坏捣乱时,家长们常常立即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不安、焦躁、愤怒等,情绪失控随时一触即发。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类似的场景,就应该能够觉察到在那个当下,家长常常是能够预测自己情绪即将爆发的,Barkley教授认为,我们家长就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预测的能力和时间,需要在进入潜在问题环境之前准备好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然后和孩子说:待会儿我会这样行动。

提前计划,这样做会非常有效。

具体分为五步骤:

(1)在进入潜在问题环境之前停下来;

(2)和孩子温习两三条在这种情境下发生问题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最好是事先沟通并商量好的。

(3)设置奖励和激励*策:参照第七条原则;

(4)对可能用到的惩罚措施再次进行清楚地说明:亦参考第七条;

(5)进入潜在问题环境是,严格遵循你的计划,并及时、迅速给予孩子反馈(奖或惩)。

第十二条:保持对缺陷的洞察力

虽然医生反复要强调说,多动症孩子是生病了,尤其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但是事实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家长们因为孩子的难以管教,本已头痛不已,然后试了各种方法,可能收效甚微,这时,家长们常常很受挫、沮丧、生气,甚至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的幼稚行为,冲动地和自己孩子争吵、大叫,在这样的情绪下,家长根本不可能像一个智慧的成年人来思考和行动。

这时,家长一定要迫使自己保持冷静,心智清醒地来解决问题。

Barkley教授介绍了一种非常好用的冷静的方法:试着和孩子的问题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尝试把目光从孩子的身上移开,数到十,想象着自己正在一个你所向往的地方,这样冷静下来以后,再试着用合理的方式评价目前的状况。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第三者,置身事外,也许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状况。

这样做很有效,但是做好也很难,尤其是每天状况百出的多动症孩子,家长们每天都得提醒自己:孩子是生病了,才会有这样的行为,我作为最爱他的家人,需要来帮助他。

第十三条

不要个人化孩子的问题或疾病

很多家长会以自己的价值观或狭隘的自尊心来困住自己,会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会认为已经试着用一些方法去帮助孩子,但是收效甚微,这是源于自己没有做好。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没有一个人会做到尽善尽美,只需要尽量按照我们分析的这些原则来,尽量做好就好。

第十四条:学会宽恕

Barkley教授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对多动症孩子也是最有效、最平和管理艺术的基础,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难以坚持完成的。

学会宽恕包括三点:

(1)宽恕孩子:

在问题发生并被解决后,家长需要学着从各种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尝试舒服地坐下,做个3分钟的冥想,闭上眼睛、放空思绪,只把注意力集中自己的呼吸上。然后心中对自己孩子说:“我爱你,宝贝,你不是故意的,我原谅你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对孩子的过错置之不理,指的是需要释放因为孩子犯错所带来的痛苦感受。

(2)宽恕他人:

如果有他人(老师、同学)不理解孩子的行为问题,甚至不公正的对待你的孩子,家长们得试着去原谅这些人,可能的话,可以去向这些人解释孩子的情况,求得理解和帮助,不然的话,家长会因为他人对自己孩子的偏见,而产生羞辱、怨恨的情绪。

(3)宽恕自己:

家长们要原谅自己当天在管束孩子时不冷静所犯下的错误,如果家长有自责、羞愧、内疚的情绪,会让自己的负能量满负荷,非常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家长们务必接受原谅自己今天犯的错,清楚认识自己所要改进的地方,明天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尽力做到更好。

相关阅读

“皮大王、淘气*、大马虎”也是病?

好动不代表多动症,怎样才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不是还在纠结吗?

多动症的病因是......

多动症如何选药,你知道吗?

多动症的治疗,99%的家长都有过的纠结

豆苗妈妈的话

所有的这些原则,关键还是需要好好用起来,如果家长愿意,可以在已经很了解每条原则是什么意思以后,把14条原则打印下来,好好使用。我知道这些原则要完成的好,非常不容易,但是这些行为治疗在多动症孩子(不管是否在用药)的康复中非常重要,所以,为了我们不省心的孩子,加油加油!如果已经很努力了,还是起不到大作用,那就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吧。

参考书籍

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给父母的权威完全指导

(TakeingchargeofADHD:The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动症儿童家庭行为训练指导原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