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中国,感统失调的宝宝特别多,尤其是大城市,主要是因为养育环境、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很多父母好像从来没听过感统失调这一概念,因为他们小时候玩的都是最好的感统训练游戏,比如跳绳、踢毽子、打沙包、爬杆、旋转木马、滚铁圈、捉迷藏、爬树、抓鱼、玩沙子、捡树叶等等……
现在,大城市的宝宝基本远离大自然,呆在房间。
幼儿园期间就上培训班,拼命地学英文、数学,宝宝疲于奔命地应付,没有快乐的童年去锻炼身体,时间长了慢慢导致感统失调。
其实感统失调不是病,感统失调的宝宝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感统失调,让很多家长们紧张,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家宝宝是否属于感统失调。
因为感统失调的早期症状很难让家长发现,如果家长能够尽早发现,并且给予感统训练,这样宝宝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训练效果自然就好很多。感统失调有哪些早期症状?
01
语言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的宝宝听力检查一般没有问题,但他们却不能专心听别人的话,也不会对别人的话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让人觉得他们好像根本没听见一样。并且,他们想要说话的时候,也常常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表现出一定的语言发育迟缓症状。02
不会穿衣、穿鞋
这样的小事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需要手部精细动作非常到位。所以,如果宝宝始终学不会不会系鞋带、穿袜子、穿鞋、穿衣服,极有可能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03
玩耍时,技巧不如其他孩子
感统失调的宝宝无法把感觉信息进行有效的组合统一,对外界缺乏有效的顺应性反应。所以,他们不会操作复杂的玩具,并经常容易把玩具搞坏,在玩耍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不注重细节,遇到危险也不知道及时躲避。04
讨厌手工劳动和益智游戏
有些感统失调的宝宝手眼协调差,不会拼图,不会用剪刀,所以对手工劳动和益智游戏会不感兴趣甚至讨厌。05
不会钻、爬、跑、跳
感统失调的宝宝和同月龄的正常宝宝比起来,钻、爬、跑、跳以及坐起或站起的动作会比较吃力。06
发育水平基本正常,但行动笨拙
一些宝宝的发育水平也许基本符合正常的发育标准,但是你会发现,他们走路比较费劲,动作也非常不协调,跑步的时候还常常会出现磨蹭、摔倒的情况,可能也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的缘故。07
反应敏锐,焦躁不安
触觉敏感的宝宝反应特别敏锐,讨厌别人的靠近和触摸,甚至讨厌光和声音,对集体活动也非常抗拒。感统失调的早期症状虽然不易察觉,但只要家长足够细心,还是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某些蛛丝马迹的。0-3岁是感统训练的起步期;
3-6岁是感统训练的*金期;
6-9岁是感统训练的补救期;
9-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期。
不要错过了孩子感统训练的*金时期,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金年龄进行训练改善、纠正,不然月龄越往上越不可逆转。发育行为儿科业务范围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发育行为儿科是周口市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机构、残联定点康复救助单位。对儿童发育行为障碍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检查、测试、评估、治疗训练、教育干预及家长指导。
1.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筛查、测试、诊断、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沙盘治疗和家长指导。
2.儿童孤独症的语言交流训练、集体游戏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结构化教育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3.语言发育迟缓、口吃、发音不清儿童语言测试及语言功能训练。
4.中、小学学生学习障碍(困难)及相关问题的筛查、测试、心理咨询、诊断、感知觉训练等治疗。
5.智力发育迟缓的筛查、测试、心理咨询、诊断及认知理解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行为治疗和家长课堂。
6.儿童问题行为(多动、不听话、爱发脾气、攻击行为、自卑等)的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
7.儿童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测试和训练。
8.儿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预约康医生:
刘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