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独立来院面诊,情绪低落
前几天,医院又接诊了一位成年孩子,来看抽动症的,叫小晨(化名),20岁,初诊是爸爸陪同着来的。小晨的记忆中,自己是从5岁开始出现抽动症状的,刚开始只有眨眼睛,耸肩、吭吭声。爸爸听当地老人说,“可能是中邪了——*眨眼,得打掉”!为了赶走“脏东西”,小晨爸爸一见到儿子有“怪动作”,就扇耳光。▽纪烈琴主任为小晨面诊
但奇怪的是,在爸爸的“监督”下,小晨的症状变得时好时坏,不去理它,症状就消失。但只要一发作,尤其是在感冒和情绪起伏很大时,就会一次比一次严重。慢慢的还延伸出许多新的症状,如咧嘴、耸鼻、噘嘴、挺脖子,喉咙发出哼哼声等。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爸爸讲述求医历程
小晨爸爸急在心里,在孩子上初中时,医院看诊,这才知道孩子原来是抽动症。小晨爸爸说,医院之前,吃过一段时间西药,但效果不明显,医生说长大自己就好的,让回家观察,这才拖到现在……从小晨的检查报告来看,孩子的YGTSS分值达到39分,再加上病史较长,反复发作,导致身体机能进一步受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得知这个结果,小晨爸爸虽然没有说,但我们也能看得出,他神情里流露的自责和懊悔。在门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小晨爸爸这样的家长,因为对抽动症完全不了解,很容易就误以为孩子是坏习惯,甚至当成“邪症”来治。但就像大家了解的,父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