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吗?从小无法容易专心,过于活泼好动,课堂动手动脚或者在座位上做小动作,不能专心听讲,经常找不到东西,上学丢三落四,行为唐突,不能耐心等待,成绩波动性大,有攻击性行为等……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持续存在且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可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职业表现、情感、认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的损害。虽然本病又称为多动症,但是ADHD的最核心症状不是多动,而是注意缺陷。我国报道大约有4.31%-5.83%的学龄期儿童存在ADHD,约60%的病例可延续至成年期。导致ADHD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ADHD具有高度的遗传性,也就是家长的基因遗传因素是导致ADHD的最大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其他常见的与ADHD有关的因素包括:早产、脑结构异常、脑损伤等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压力及不当的家庭教育等环境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分为不同的类型:1.注意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为做事粗心马虎易出错,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说话时常心不在焉,不能按指示完成作业或工作,难以完成有条理、有顺序的任务(回避用脑),精力不持久,丢三落四,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等。2.多动冲动为主型:主要表现为过分好动,坐不住,小动作多,不能安静的投入游戏,话多,易插嘴,难以等待等。3.若上述两方面症状表现均明显,则为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不能通过影像检查(如头颅MRI等)及血液检验来判断的。因为ADHD的诊断必须结合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行为量表评定、心理测验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同时参考儿童的年龄、性别因素考虑,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诊断。因此,医院,请有经验、有资质、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来对孩子的评估和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医生来帮助你判断孩子的行为究竟属于ADHD,还是属于一般的调皮好动或者幼稚不成熟。尽管大家对于ADHD的认识普遍提高了,但实际上仍有很多饱受ADHD问题困扰的孩子没有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或者家长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或者诊断后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为孩子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患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我们要更加的关心他们,重视他们的成长历程。在适合的时期,给予他们合适的治疗方法。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再困扰这些儿童的成长,让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跟其它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文图:认知障碍康复一科李科科
编辑:赵曜宇
校对:蔡志*毛洁
审核:朱登纳吴金凤张利红
郑大三附院(省妇幼)